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

實驗 走過二十年

黃彥老師 -寫於實驗20年校慶

實驗」的故事,始於二十年前,一個重視孩子中文教育的母親

那年,周邦貞的孩子到了入學年齡,當時北維州有兩所中文學校,卻都留不住她的孩子。周邦貞為了給孩子尋找理想的中文學校,甚至不辭辛勞,每週送孩子去馬里蘭州遠道「取經」,孩子依然視學中文為畏途。為什麼孩子不愛上中文學校呢?

周邦貞積極參與孩子在preschoolkindergarten的學校教育後,很快了解問題癥結:美式教育與傳統的華人教育截然不同,前者活潑有趣,後者枯燥無味。當時她有個想法,中文在美國是「第二外國語」(second language,為什教學還是台灣那套死板的填鴨式?為什麼課程設計不能活潑些,像美國的教育方式?

當她把理念和幾個家長討論後,獲得大家共鳴。1991年,周邦貞、陳昌陸、張琇珍、周偉天等人向維州州政府正式登記成立非營利的教育機構。因是創新的教育理念,標榜在遊戲中學習、上課不考試,因此取名「實驗」中文學校,校址設於南湖高中South Lake High School)。

由於籌備期間打出了知名度,一開學即招來將近100位學生,兩年後還成長到120人。但,因資源有限、人力不足,「自創教材」的教學方式給老師們「各顯神通」的無限寬廣空間,教學莫衷一是,幾年後,開始出現一些問題……

首先是高班的父母對「遊戲式教學」產生疑慮,接著發生教材不銜接,各年級「各自為政」的窘況。到1997年,學生人數已遞減到90人。

看著學生人數直直落,那時實驗曾考慮與其他中文學校併校,集中資源。經過交涉,發現併校不易,實驗遂決定放手一搏,力圖振作!
當時的校長譚建武先生改變過去校長一手包辦大小雜事的做法,找來許多義工當幹部,建立分工制度,每個幹部寫下「工作手冊」,清楚交代負責事項,以利日後交接。
分工制度建立後,學校即如運行有致的星體,自然運作、有條不紊。20年來,實驗不需家長會、董事會等監督單位,完全靠著兩年一輪的義工幹部盡心盡力,讓實驗步上軌道。

1998年,實驗成功的從兩方面改善「體質」:

一是擴充教務編制,除了一位教務還增加了兩位副教務。當時的教務陳麗珍和副教務徐素芳、樓逸敏,對教材大刀闊斧進行「改革」,捨棄過去的「自創教材」,採用僑委會編的「華語課本」。樓逸敏則張羅了每一冊的生字大字卡。那些大字卡都是她請人以毛筆書寫,在課堂上作為教學用。

二是針對家長舉辦各種活動,例如社交舞班、國術班、網球班。此外,亦利用學生上課時間,針對家長需要舉辦「如何申請資優班」、「如何維修房屋」、「如何養生保健」……等等座談會。

那時擔任活動長的張家舟酷愛戶外活動,還配合季節舉辦春天露營、冬天滑雪,活動辦得很成功,達到親子同樂,並提供實驗家庭美好的交流機會,讓課堂上的學習延伸到生活上,在本地已儼然成為最流行的聖誕節渡假模式。

此後,露營、滑雪成了實驗每年必辦的活動。2001年,實驗學生人數增加到約140人,十年後的今天,學生人數則達350人。

實驗不僅舉辦很多戶外活動,亦相當重視教學。

2001實驗在大華府眾多中文學校中,率先成立助教制度,很多高二畢業生在上大學前,續留實驗當義工助教,在課堂上當老師的助手。這套教學相長的制度後來被許多中文學校採用。

除了延續創校時「寓教於樂」的教學方針,教材上亦力求趣味性、實用性與生活化。2005年老師們連手編撰華語作業,遠在馬州和紐澤西的中文學校還聞風而至,向實驗索取影印本。此外,從2004年開始,教務每個月定時召開教師會議,讓老師們互相研討、交換教學經驗。

實驗的學生在校外迭有不凡表現,扯鈴、演講比賽、書法比賽、龍舟賽,甚至武術比賽均名列前茅,SATAP中文亦有多人曾獲滿分!(詳細請看校際競賽傑出校友及學生名單
2005年秋天因校舍整建,實驗遷至Chantilly High School至今。

2006年為因應各項開銷增加,實驗第一次調漲學費,從原先的一學期100元調至140元。

二十年來,因家長的同質性高(幾乎都是IT工作者),實驗 不只作育英才,也彷彿是海外遊子的大家庭,家長在這兒覓得志同道合的好朋友;孩子則在這園地找到了認同感。

十年前大華府地區教正體字的中文學校有26所,經過時間的無情淬煉,目前剩下21所,許多中文學校面臨台灣新移民銳減的現象,招生困難;實驗的學生人數卻仍舊在成長!

翻開每一所中文學校的校史,皆是創「校」維艱,唯實驗端賴師生家長們的同心努力:老師處處為學校撙節用度;事業有成的家長則捐款挹注、擴充經費,大家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上下齊心呵護實驗,讓她從一株小小樹苗,順利成長二十年,結實累累!


《後記》特別感謝譚建武、張文闊、王麗萍、林宛儀、戚利君、汪詠萃、徐素芳、陳麗珍、陳枝亨提供資料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